立冬過后,逐漸步入寒冷的冬天。俗話說“冬吃蘿卜夏吃姜”,蘿卜是十分適合冬季養生的“寶藏食材”,被稱為平價“小人參”。今天溫長路教授為大家深入解讀其功效和食用方法!
蘿卜原產我國,《爾雅》《說文》中已有記載。自周朝開始大面積種植蘿卜,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,是我國人民的主要食用蔬菜之一,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稱贊蘿卜是“蔬中之最有利益者”。
蘿卜故事
耿鑒庭先生,是我國著名的醫史學家、文獻學家、近代以來最權威的中醫喉科大師。先生出生于江蘇揚州六代中醫世家,醫德和家風均望重鄉梓,所居之處以“耿家巷”名之。他行醫70多年,在耳鼻喉科獨樹一幟,先后編寫了《喉科正宗》《咽喉科傳燈錄》等書,詳細介紹了耿氏喉科的特點。先生在晚年將自家祖傳秘方無償公開,受到社會一致稱贊。
用蘿卜纓(蘿卜的頂部綠色葉子部分)治療急、慢性咽喉炎的驗方,是耿家的秘傳之一,方法是:將白蘿卜纓100克煮水,水沸10分鐘后將蘿卜纓撈出,放溫后喝下。當然蘿卜纓還可以充分利用,用食鹽、麻油攪拌后作小菜食用。以簡單的方法解決頭痛的大問題,體現了耿老和耿家“大道至簡”的醫學思想。
蘿卜食用
蘿卜營養豐富,尤其是維生素A前提(亦稱“胡蘿卜素”)的含量為諸多蔬菜中的佼佼者:比四季豆高9倍、比番茄高8.8倍、比青菜高2.2倍、比菠菜高11%。蘿卜食用的方法簡單而又多樣化,無論炒、燉、燒、煮、下湯、生食均可得美味,不管對男女老少都有益處。它易為人體接受,即使胃腸功能不好的人也毫不妨礙吸收利用,且能同時做到清理腸胃、幫助消化的效果。
蘿卜藥用
蘿卜入藥的途徑,主要是各種形式的食用,也有配入復方運用的。蘿卜肉主要功能是利五臟、輕身、下氣、消谷和中、去痰癖、肥健人,李時珍說:“生吃可以止咳、消脹氣,熟食可以化瘀、助消化。”
蘿卜纓味甘淡,有消食、理氣、化痰、止咳之功,對胸膈痞滿作呃、食滯不消、泄瀉痢疾、咽喉腫痛、婦女乳脹作痛、乳汁不通等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。
蘿卜宜忌
蘿卜里所含的胡蘿卜素屬脂溶性物質,只有溶化在油脂中才能轉化為維生素A,因此,最好用油烹食或同肉、排骨、豬肝、魚一起燉食。一般不要過多生食,生食既不易消化,又容易造成浪費,致使90%的胡蘿卜素不能被吸收而隨廢物排出體外。
蘿卜驗方
1、蘿卜纓包子:蘿卜纓500克、豆腐干100克、粉條(煮熟)50克,共為碎塊作餡,加大蔥、生姜、香油、食鹽、五香粉等調料攪拌后,用面粉包成包子,蒸熟后即可食用,有健脾益胃、消積化痰、防治便秘、增強免疫力的作用。
2、蘿卜羊肉湯:羊肉500克、蘿卜250克,與蔥段、姜片、花椒、肉桂記適量的食鹽一起燉煮,煮熟后吃肉、喝湯,有健脾溫胃、祛濕除寒的效果,對脾胃不和、飲食欠佳、身體瘦弱者有效(同時還能減輕羊肉的膻味)。
3、蘿卜姜糖水:慢性支氣管炎,喉嚨發癢、嗓子作痛、咳嗽多痰者,可用蘿卜、生姜榨汁,加入飴糖適量,用溫水攪拌后服用;也可直接生嚼蘿卜片,對緩解癥狀也有幫助作用。
溫馨提示
脾胃虛寒、消化不良者不建議生吃或者多吃蘿卜。日??捎弥嗅t名方——參苓白術散來調養脾胃。在這個古方中,有不少藥食同源食材,其中人參、茯苓、白術可補脾肺之氣,山藥可補脾固腸,陳皮、砂仁可理氣溫胃。人參、茯苓、白術三大主藥,協同其他七味藥,共同增強脾胃消化吸收的功能、平補脾胃,通上下氣機。
0
換一換
0
無限極服務
微博
無限極(中國)
無限極視頻號
紛享薈商城